image

 

這本書在台中圖書館有館藏。初版二刷:2020/4
喜歡就要購買,這才是支持出版業存活的最實際方式,才能有好書持續被挖掘
我已經決定要購買它成為我第一本電子書

 

摘錄自書中:
1. 我們要不斷做抉擇,看是要逃避痛苦還是忍受它、進而緩和它。
2. 值得做的事多半不好做。
3. 我的人生這麼乏味,心理師會不會聽得無聊?不,這種病人才不無聊,真正無聊的病人是不願分享人生,晤談從頭到尾只注意微笑,每次講的東西都不著邊際,或是一再重複。我們對這樣的病人其實一頭霧水:他們為什麼要跟我講這個?這件事對他們到底有什麼重要性?要談無聊,最無聊的莫過於拒你於千里之外的病人。
4. 批判和抱怨的不同,前者帶有批判,後者帶有請求。可是抱怨也可能是沒有明說的稱讚。
5. 認出當下的感受,因為感受引導行為。人一旦了解自己的感受,就能選擇是否要跟隨它們。但要是它們一出現我們就急著推開,我們很可能會走到錯的方向,最後再次迷失在混亂裡。
6. 在<<活出意義來>>這本書,作者寫道:人的一切都能被奪走,除了一樣: 人最終的自由---在任何處境中選擇自身態度的自由。另外還有: 刺激和回應之間有空間,空間裡是我們選擇回應方式的權力,回應方式裡有我們的成長和自由。
7. 在人的一生裡,我們與自己的對話其實多過與別人的對話,可是我們對自己講的話不一定是溫和、真實、有幫助,有時候甚至毫不尊重。我們對自己說的話多半不會對朋友或小孩說,也不會對自己愛護或關心的人說。在心理諮商過程裡,我們學著分辨腦海裡的這些聲音,讓自己能用更好的方式與自己溝通。
8. 聖經裡有句話大意是:做下去才會懂。你有時候必須放膽一試,在確知一件事的意義之前先去經驗它。討論如何解開自我束縛是一回事,動手解開束縛是另一回事。言語必須化為行動。

 

個人的感想:
1. 我很喜歡的一本書,裡面有太多話值得再三咀嚼了,喜歡到我想要買電子書,讓我可以隨身帶著他走阿,不管到哪個城鎮都能隨心所欲的將它翻開。(以前會想隨時帶走的大概只有背不起來的擾人的英文單字吧)

2.“我們是在與他人的連結裡成長的。”這本書提到心理師跟癌末、自戀型人格影響到夫妻關係、憂鬱覺得人生無望、突然被情人提分手等等個案從第一次晤談到結案的過程,伴隨著個案成長,走出牢籠的過程。“沒有人可以救你,但心理師可以幫你救你自己。”當在情緒崩潰時,會想要有個人陪在身邊,幫助穩定住情緒,在憤怒、悲傷、絕望等等感受的當下,想要有人接著你。但是沒有人可以一直當著你的浮木,至少不是無時無刻都能。所以才要在心情平穩時抽絲剝繭的去理解自己、去挖掘自己,去意識到其實你擁有著不同的選澤。

3. 曾經有個友人問我說:"我會不會覺得他是個無聊的人?" 我只說我覺得不會。現在看到書中說的,深感認同,一個拒你於千里之外的人,不願意分享自己人生的人,才是無聊的人。我認為,有時候我們會被社會普遍的價值觀給迷惑,為何是要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或是刺激的事,才是個有聊的人呢?明明自己對那些事就不感興趣,這樣並不等同於自己無聊吧。

4. "報導者能訴說人的故事,但無法改變他們的故事,可是當心理師能幫助別人改寫他們的故事。當心理師不但理解力要強。也很需要創造力。結合兩者是門藝術。" 之前的職業讓我覺得自己好像無法再進一步的幫助到患者,於是我起了個轉職的念頭,在考量中醫跟西醫受訓跟執業上會面臨到的問題,決然選擇了中醫,這條路才要剛開始呢。想到書中的作者考上醫學院,就讀後,發現以後的看診模式並非他想要的。在大三就退出醫學院。過了一段時日,因緣下,就往心理諮商研究所邁進了。我好敬佩那些對感受很敏銳的諮商師,除了要感受到,還要腦袋清晰理解個案現在的處境,該給予什麼樣的幫助,在晤談結束後,又該如何消化掉個案的情緒,而不致於影響到脫下心理師袍子的人生。尊敬這個職業的同時,也反思著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也能理解個案的處境,在除了開處方外,我也挺想是個能幫助患者改寫他人生故事的人。我有沒有那個能力?

 

再次,我很喜歡的一本書,甚至在剛讀完後。我希望再來重新讀過,然後反思該如何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,能更溫暖與更舒適。也反思著,該如何讓我更成為我。

 

我提倡閱讀,龍應台在<<親愛的安德烈>>一書中曾說:讀書學習的目的不一定讓你成功或者賺錢,但它卻是提高你修養、開擴你眼界、或者說是你打開新世界的一把鑰匙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笑臉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